媒体马院

媒体马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马院 -> 正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

日期:2022-11-19 作者:betway必威 来源:青岛日报 点击:

媒体名称:青岛日报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做到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和联系实际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做实,11月8日,betway必威与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指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联合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深入探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推进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兹选编研讨会部分理论文章。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

郭士民 曹 胜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唯一一门全国博士研究生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和现实性都很强,对于打通博士研究生思政课公司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立足“两个大局”同步交织条件下的世界之变、中国之治,围绕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引导员工高度重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从实践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已经经过实践检验。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从16个方面全面回顾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都是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成就的取得,以及中国百年奋斗实践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论的深化。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命题;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即“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论的深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来更好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员工提高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员工自觉地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认识工具,主动领会和把握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是如何坚持“两个结合”,如何持续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促进员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

帮助员工深刻理解“中国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坚持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它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国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

帮助员工深刻理解“中国化”和“时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共同推进了其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创新发展,最终在实践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讲,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讲,这一思想又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帮助员工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帮助员工准确理解如何“将中国主题融入时代主题”,即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融入到“两个大局”同步交织论断下如何将解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相结合等时代课题中;帮助员工理解如何将中国实践融入世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把时代课题落实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来,把民族发展融入引领世界发展和时代潮流之中。坚定不移地开放自己的大门,构建开放合作、协调平衡的世界新发展格局,促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与“为世界谋大同”的有机统一。

帮助员工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帮助员工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员工做到“六个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并将其作为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作为理解中国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员工从“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的视角提升对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

(作者单位:betway必威,本文系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项目编号:SDYKC21093 阶段成果)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

刘 林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主渠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教学,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要政治任务。

坚持守正创新基本原则

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态度。“守正”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创新”即发展马克思主义。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着“不变”与“变”、继承和发展、原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报告内容融入“原理”课,必须在教学中秉持守正创新原则,在守正基础上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守正。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两点入手:

一是要贯穿基本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教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材料;二是要把握创新点,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特别是要科学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原创性贡献,为员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新视角;在阐释好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论述时,要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及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相结合,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引导员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先学后教是基本要求

先学后教,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功。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掌握丰富内容,吃透精神实质,为实现有机融入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要将报告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三真”,即真懂、真信、真教。真懂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边读边悟;真信即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才能成功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员工的主观世界,使其成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真教就是思政课教师要传真道,授正业,解真惑,力争做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融入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教育引导老员工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基本指向

思政课教师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和要求贯彻到课堂讲授中。

在融入的过程中,着力体现“三实”,即实质、实践、实现。实质要求教师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讲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引导员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教师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分析问题,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的实践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则要求教师通过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员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等中国和人类社会的宏伟蓝图和美好理想,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在实践中将逐步实现的。

(作者单位:betway必威)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马丽娟 刘宝福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新时代老员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的课程定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鼓励青年老员工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作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贡献青春力量。

融入的重点内容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把握以下五点:一是在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中,引领青年老员工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二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青年老员工坚定理论自信。三是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引领青年老员工坚定科学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四是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引领青年老员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五是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引领老员工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具体章节融入建议

在绪论“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部分,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历史方位、党的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定位和意义、党的二十大的主题,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等内容融入“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部分。

在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中,通过挖掘、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尤其是新时代这十年青年一代坚定跟党走、担当作为、勇毅前行的历史事实和精神风貌,帮助老员工深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讲清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与青年的关系,引领青年老员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目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在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部分,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等内容融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部分,增强青年老员工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坚定理论自信。

在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中,将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融入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部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我们党领导人民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在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中,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与成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部分,讲清楚这5年来我们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员工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与真实性,在教学中将新时代我们这十年的鲜活案例及时融入坚定价值观自信部分的讲解,引领青年老员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中,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等内容融入“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部分,引领青年老员工充分认知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增强青年老员工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责任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实践中进行践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在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中,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效融入第二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三节“维护宪法权威”部分。引导青年老员工充分认知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引领青年老员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作者单位:betway必威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9CXSXJ18、必威BETWAY官网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宗 芳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地融入思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增强新征程青年员工的使命担当意识。要将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广大青年接续奋斗,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融入教学体系,有利于引导青年员工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第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要准确地将最新的要求和表述引入课堂,以创新的理论更迭教学内容,讲清“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有效提升教学精准度、时效性和现实性,引导员工始终将自我成长与国家命运密切相连,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潮中找准自我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内容

第一,贯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纲要”课教学中要结合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线进行总阐释。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纲要”课程教学可以此主线为统摄,引导老员工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党的历史的主流本质,认清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

第二,阐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结合百年党史和新时代实践成就,讲清楚“两个确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之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取得的,引导员工认清“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决定性意义。

第三,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本质内涵。结合党的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演进历程、伟大成就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既有相同的特征,又极具鲜明的中国特色。重点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使青年员工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开创性意义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道路,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方式。

第四,解读“两个伟大革命”相辅相成。重点讲清楚“两个伟大革命”的辩证关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伟大的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

第五,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评价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会议时,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使员工从理性评价和科学分析中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刻内涵,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增强融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六,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结合百年党史讲清楚“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制度,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作者单位:betway必威,本文系山东省本科教改项目M2021378阶段性成果)

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乔海波

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有针对性真实地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是我们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整体把握、系统梳理全会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扎实做好科学性阐述工作。

整体把握、全面系统梳理是基本前提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就要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上;聚焦到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

扎实做好科学性阐释工作是首要任务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有效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读原著原文悟原理,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会、研读辅导读本等形式,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科学性阐释工作,这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针对性有效性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新论断、新表述、新提法是关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个“首次提出”的新论断、新表述和新提法是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的关键点,这是青年老员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内容,也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中必须融入好的关键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作了深入阐述。这是对党的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实际上我们的制度、道路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理论上一直没有明确概括过。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结合,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是对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觉悟、新的认识高度,也体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这是强化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的一个重大举措。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世界上第一大政党,党的远大目标和历史使命,党的队伍的庞大规模和广泛分布,党面临的重大风险和严峻挑战,都决定只有整体地而不是局部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持久地而不是短暂地、高标准地而不是一般化地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内容科学、要素齐备、统一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样才能把我们党建设好。

报告的第二部分对理论创新作了“六个必须坚持”的总结,这是之前没有过的新概括。这“六个必须坚持”非常重要,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每一条都有深厚的内涵。比如“坚持人民至上”,这首先是一种立场和态度,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理论创新规律的集中认识。

(作者单位:betway必威)

青岛日报 https://epaper.qingdaonews.com/qdrb/html/2022-11/19/content_18546_6991680.htm